兴化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生活百科、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10-17 02:41:47
超重和肥胖是许多严重或慢性疾病的诱因,因此,控制体重和科学减肥对于疾病预防非常关键,而且减肥也是医学界特别是营养学界的热门议题。从锻炼法减肥、禁食法减肥、药物法减肥,甚至到手术法减肥,都有患者或求美者追捧。然而不当的减肥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例如关节损伤、胃肠道反应等。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减肥,甚至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减肥都不是必须的。但是,在“A4腰”、“锁骨养鱼”、“反手摸肚脐”等网络热词炒作下,许多人,特别是女性,往往过度追求“完美身材”而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忽视了盲目减肥可能带来的危害。
同样的减肥方式用在肥胖人群中,可以有效降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然而,对于正常体重的人群来说,减肥反而会导致长期体重增加,并增加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许我们懂得因人而异地选择减肥方法,但其实减肥这件事本身也是因人而异的。为了充分阐述减肥和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系,不同机构的研究人员已经从不同角度尝试过一些研究。
近日,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人员在PLOSMedicine上发表了题为:Weightlossstrategies,weightchange,andtype2diabetesinUShealthprofessionals:Acohortstudy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纳入了1988-2017年间多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了近20万人(多为女性),并发现对于不超重的人,所有的减肥方法都会增加他们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其中锻炼会增加9%的风险,商业减肥和减肥药组合会增加54%的风险。
研究人员从护士健康研究(NHS)、NHSII、健康专业人员随访研究(HPFS)收集了没有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受试者。并将导致体重减轻4.5公斤以上的减肥方法分为七类:低卡路里饮食、运动、低卡路里饮食加运动、禁食、商业减肥计划(CWLP)、减肥药、FCP(禁食、CWLP、减肥药三选二或三种都选)。参考组设置为没有尝试减肥的受试者。研究人员观察并比较了采用各种减肥策略的受试者体重变化长达10年,以及2型糖尿病风险长达24年。
在10年的随访中,所有减肥组的体重增加均高于对照组(从锻炼的1.7%到FCP的6.6%不等)。根据不同的减肥策略,体重变化的时间趋势如下图所示。不管受试者是否尝试减肥,或者不管他们采用了什么减肥策略,平均体重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不过减肥组的体重增长轨迹有所不同。
图注:基线BMI的减肥策略和体重变化趋势。
在随访中,研究人员观察到10,149例2型糖尿病事件(如下图)。经过多变量调整后,所有减肥策略都与2型糖尿病高风险显著相关。与参考组相比,减肥组的肥胖个体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低(风险比范围从0.79到0.87),但在瘦的个体中观察到了相反的关联模式(风险比范围从1.09到1.54),也就是说减肥组的非肥胖个体2型糖尿病的风险反而升高了。
图注:根据基线BMI汇总减肥策略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之间的关联风险比。
在肥胖人群中,虽然低卡路里饮食、禁食、CWLP和FCP组的体重在减肥后始终大于参考组,但他们的2型糖尿病风险持续降低。这说明从长远来看,即使是短暂地减轻4.5公斤以上的体重,仍然可以降低肥胖人群的2型糖尿病风险。
该研究的主要发现是,各种减肥策略与体重变化和2型糖尿病风险的关联取决于体重减轻前的体重状态。研究结果的数据表明,与没有尝试减肥的人相比,肥胖者中减重超过4.5公斤的人体重增加较少,2型糖尿病风险较低。且无论用于实现减肥的减肥策略是什么结果均如此。这种有利关联的模式在超重但未达肥胖的个体中不太明显,甚至在瘦的个体中呈现相反的模式。
“数据胜于雄辩”,对于体重正常甚至偏瘦的人来说,减肥是真的不推荐了。那么什么是正常体重呢?大家不妨来算一算吧。身体质量指数(BMI)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BMI=体重÷身高的平方(体重单位:千克;身高单位:米)。BMI正常值在20至25之间,超过25为超重,30以上则属肥胖。
参考来源:
1.Si,Keyi,etal."Weightlossstrategies,weightchange,andtype2diabetesinUShealthprofessionals:Acohortstudy."PLoSmedicine19.9(2022):e1004094.
撰文|拉缇莎
编辑|小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