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的隐忧:被时代甩开的99A主战坦克

2022-09-29 14:33:01

wordpress网站定制 https://www.zsxxfx.com

曾经的骄子-—ZTZ-99A坦克

ZTZ-99A坦克是2000年以后,中国在99式坦克基础上大幅改进而来的全新一代主战坦克,在抗战胜利70周年的阅兵式中首次公开露面。

根据已有的资料披露,ZTZ-99A主战坦克战斗全重55吨,具有一体化吊装能力的动力包最大输出功率1500马力,最大公里时速可达80公里/时,越野时速超过40公里/时。

99A坦克的车体正面采用首上防护,全车可加装爆炸反应装甲。炮塔上安装有模块式复合装甲,物理厚度超过1米,正面抗穿能力超过700毫米,抗破能力超过1000毫米,能有效对抗2000年前后的主流穿甲弹。

主炮为1门4倍径的125毫米滑膛炮,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炮射导弹,2000米上最大穿深700毫米,可有效击穿周边国家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

最值得一提的是,99A坦克还首次集成了陆军信息化系统。

这种系统可将99A坦克由原来的单一作战兵器转换成未来战场上的信息节点,实现各作战单位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交战能力,从而具备态势共享、协同攻防、状态监测、系统重构等功能,给未来陆军的信息化提前打下基础。

可以说,99A坦克的服役让中国的坦克工业水平直接提升到一流顶尖水平,综合能力达到世界前列。而且,99A的成功研发还为后续国产装甲车辆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技术,更是让中国陆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得到重大进步,可以说是一次里程碑般式的跨越。

逐步落伍的性能

可惜好景不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20年以后,在世界各国不断更新坦克技术的背景下,国产99A主战坦克的综合性能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的需求,在甲弹对抗中逐步落入下风。

不敢细说的火力

在研制初期,国内对99A坦克的火力要求至少达到2000年初期的水平,能够有效击穿豹2A5/M1A2等主战坦克。

依据公开报道,99A坦克的主炮在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以在2000米距离内有效击穿680毫米厚的匀质装甲。

而根据国内一贯的保密习惯,这个数字肯定有所保留,实际穿深厚度预计会在700毫米以上。作为比较,国际上顶尖穿甲弹的穿深也基本在650-700左右。

因此,仅从数值上看,99A坦克的火力基本处于国际一流水平。

可实际上,这个99A的这个穿深水分不小。

国内在进行穿甲弹试验时习惯将钢靶以大倾角状态放置,因而实际得到的试验结果其实是斜靶穿深。

而后,再将斜靶穿深经过简单的三角函数换算后得出对外宣传时常用的垂直穿深。

但事实上,穿甲弹在对抗倾斜装甲时受转正效应影响,实际的穿深距离小于换算后的垂直穿深厚度。

通俗点说,一发能击穿350毫米/60°倾斜装甲(换算后为700毫米)的穿甲弹,未必能击穿70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

根据研究,大倾角装甲的实际防护能力在等效抗穿能力上有垂直装甲的90%左右。

因此,99A坦克对2000米上垂直装甲的实际穿深估计在600-630毫米左右,最大不会超过650毫米。

在同一时期,德国豹2坦克的DM53穿甲弹在2000米上对均质钢装甲的垂直穿深至少超过650毫米,使用L55坦克炮后,威力进一步提升到700毫米以上。美国使用的M829贫铀弹的威力更大,M829A3的垂直穿深更是超过800毫米。

不仅如此,国外最新一代的DM63/M829A4穿甲弹不仅穿深更大,还改进了弹体结构,具备了对抗爆炸反应装甲的能力。

相比之下,99A坦克穿甲弹的穿深既达不到世界前列,又没有进行抗爆反设计,整体性能已经严重不足,难以对抗改进防护后的豹2A7/M1A2C主战坦克,与世界顶尖水准拉开了差距。

薄弱的侧后装甲

毋庸置疑,99A的正面防护目前仍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尤其是炮塔正面的抗穿和抗破能力在主战坦克中名列前茅。

可问题却出现在坦克的侧面防护上。

99A坦克在研制时大量借鉴了苏系坦克的技术特点,因而整体的防护设计也偏向苏系风格。

结果,99A坦克的正面防护能力出色,但也继承了苏系坦克侧面防护薄弱的通病。

车体侧面防护仅为50毫米厚的钢板和一块橡胶裙板,小口径机关炮就能击穿。

炮塔侧面的装甲厚度也令人堪忧,虽然有格栅装甲保护并能加装反应装甲,但仍然无法抵御反坦克火箭弹的攻击,更别提反坦克导弹了。

相对而言,进入新世纪后的西方坦克就更加注重坦克的全向防护能力。

在2000年初期时,西方坦克侧面装甲也并没有多厚,和99A坦克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

而在伊拉克战争后,欧美等国意识到未来坦克所面临的威胁不仅来自正面,还会有大量反坦克武器从侧后方向攻击。

因而,以M1A2为代表的西方坦克,在继续加强正面防御的同时,大幅度强化了侧面及顶部的防御。

给车体侧面加装重型装甲裙板,给炮塔侧面安装附加装甲模块,必要时还能再披挂一层爆炸反应装甲。

经过全向防护改进后,西方坦克的侧向防护水平提升明显,等效抗穿能力相当于300-400毫米厚的均质钢,能够有效对抗小口径机关炮和常见的反坦克武器。

经此改进后,西方坦克在面对侧后方向的袭击时生存能力将显著强于99A坦克。

先天受限的动力

99A的动力系统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99A坦克的动力系统在设计上明显模仿西方思想,采用了集发动机和变速箱于一体的动力包设计。动力包最大的优点就是可进行整体的快速拆卸,提高了维护便利性。

但是,99A坦克受基础工业水平限制,发动机技术水平远不如西方,动力包存在功率密度小,体积偏大,可靠性差的问题。

这就导致99A坦克的动力系统很难达到豹2和M1坦克的性能水平,尤其在可靠性上屡屡出现问题,跑冒滴漏的现象一直存在。

央视节目就曾透露过99A坦克的可靠性问题。

当年在大阅兵彩排期间,受阅的99A坦克经常抛锚,故障率是其他参阅履带车辆的2倍,平均无故障里程更是远低于其他装备,可靠性指标偏低。

结果,很早就定型完毕的99A坦克,一直都处于不断修补的状态,直至2016年左右才基本解决可靠性的问题。

缺失的主动防御

近些年来,随着反坦克武器的发展和普及,给坦克等装甲战斗车辆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单纯依靠被动装甲防护意味着生存能力大大降低。

为此,为主战坦克配备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已成为现代装甲车辆发展的大趋势。

在这方面,国外坦克表现得非常积极。不仅研制了新型主动防护系统,还继续加强被动防护装甲,甚至还出现了被动防护与主动防护深度融合的设计。

在这个主动防护系统大行其道的年代,99A坦克却显得相当不合时宜。

至今仍没有安装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的迹象,而且也没有加强侧向和顶部防御的苗头。

这就导致99A坦克的综合防护能力出现不小的缺口,难以在未来的城市战中生存,更无法发挥信息节点应用的作用。

对于99A坦克来说,这方面能力的缺失显然是个不小的遗憾。

99A坦克的未来走向

99A坦克目前作为中国陆军的拳头武器配合高度的信息化水平仍然具有强大的作战能力。

但作为一款借鉴苏系坦克发展而来的国产兵器,99A坦克受国内技术水平所限,在经过一次重大改进后继续升级的潜力已基本挖掘殆尽。

而从近些年来的军费投入也可以看出,解放军陆军的投入重点仍然是炮兵装备、步兵高机动车辆以及陆军航空兵,并没有过多关注99A坦克的改进计划。

这也说明,除非遇到特殊情况,99A坦克很可能将不会再进行大规模改进。

以99A坦克的现状来看,虽整体性能仍处于世界主流水平,但技术上已经不具备有效对抗西方先进主战坦克的能力,而且99A坦克的总体设计已经过时,难以满足城市战的需求。

这对于中国陆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已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急需一款新型坦克补足陆军的差距。

未来,中国新一代坦克何时会出现,我们将拭目以待。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兴化生活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生活百科、商旅生涯、教育科研、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兴化生活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